1 印染廢水綜合介紹 印印染廢水是指棉、毛、麻、絲、化纖或混紡產品在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過程中所排出的廢水。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偟膩碚f,廢水一般分為:①退漿廢水②煮煉廢水③漂白廢水④絲光廢水⑤染色廢水⑥印花廢水⑦整理工序廢水。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四種,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堿減量處理法。 印染廢水生物降解性差,脫色困難,印染廢水的脫色效果是評價廢水處理方法是否有效的關鍵指標之一。常用的處理途徑是絮凝再絮凝,生化再生化的消極處理方法,工程占地面積大、流程長、基建和運行費用高、處理效果不穩定,由于目前的染色介質以水為主,所以絕大部分染料均易溶于水,而且由于染料分子質量較大,多數染料在水中都能形成親水性膠體,使得印染廢水的常規脫色變得非常困難,因此,需要采取更加經濟有效的脫色方法和去除難生化降解有機物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 印染廢水的常規處理方法一般分為生化+物化和物化+生化兩大類處理工藝,但由于缺少水解酸化單元,實際運行中存在好氧生化單元反應不夠徹底,導致后續物化處理費用偏高的問題。在傳統的好氧生物處理裝置前增加水解酸化處理的“水解+好氧” 串連工藝,可以使印染廢水中難以降解的有機物進行水解,生成為較易生物降解的物質,改善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從而提高傳統流程的COD去除率。目前國內許多新建的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生活污水和印染廢水集中處理)均采用由這一工藝開發的“水解一好氧” 生物處理工藝,已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根據上述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綜合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漿染廢水案例 1、前言 廣東某漿染廠產品為牛仔布,外排主要來自于漿染工序。生產過程中主要使用靛藍、硫化黑染料。外排的生產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態和膠體態有機染料及部分殘堿成分,具有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點。針對這類生產廢水的特征,設計采用先經混凝沉淀,使大部分染料和助劑得以絮凝,然后再經生化處理。該工藝具有處理負荷高、耐沖擊、出水穩定等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廢水水質水量及排放標準 2.1 廢水水量 排放廢水水量:4000 m3/d,24小時均流。 2.2 原有加藥系統流程圖(圖一)

2.3 廢水排放執行標準 廢水處理后要求達到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具體指標見表2。 表1 廢水排放標準

案例一: 此中廢水以漿染廢水為主,漿染主要是用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等,另外還有元明粉、燒堿等多種染料助劑。其廢水主要來自水洗、染色和上漿等工序。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染化料、硫化物、漿料和助劑。 該類廢水的水質因使用的漿料的不同變化較大,目前,廠家太多使用變性淀粉漿料,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好。廢水主要特點是堿性強、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色度高、硫化物含量高、水質水量變化大。其水質一般為:CODcr 2000~6000mg/L,BOD51000~2500mg/L,pH 9~14,色度 1000~2500倍,S2- 200~1000mg/L。
3.1加藥系統流程圖(圖二)

兩種物化處理區別 圖一只用了硫酸亞鐵出水效果不佳,而且使用時加藥量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加多了會使廢水靜止一段時間后反色,加少了脫不了色。圖二中加入凈水劑能迅速分解水中的染料不會反色而且水質透徹。 圖一沒有加堿,而圖二中加了螯合劑,加入螯合劑以后不僅能使水質的PH值控制在一定范圍而且能加速有機物的沉淀,減少后續PAM的使用,穩定水質色度的作用 表2 廢水處理效果表

從圖二、表2可知,廢水經本系統處理后,其BOD5、CODCr、SS和色度總去除率分別為97.6 %、98.6 %、95.3 % 和99.8 %。
5、體會與討論 (1)生產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都是一些難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長鏈化合物,且含有較高濃度的無機懸浮物質,混凝法是有效的預處理措施。 (2)此類廢水中含有較多對微生物抑制甚至產生毒害作用的物質,不能直接進入生化處理系統。實踐證明,混凝劑的使用能最大限度的除去生物毒害物質,從而保證生化系統穩定高效的進行。 (3)微生物的生長需按一定的比例攝取碳、氮、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但此類生產廢水中營養物質含量不足,因此采用定期向廢水中投加氮、磷等物質的辦法提供微生物代謝所需要的生長元素。 (4)好氧處理段采用活性污泥+接觸氧化法;钚晕勰喾軌虼蠓岣邚U水中的懸浮生物含量,可以快速的降解有機物,但存在一定的污泥膨脹問題。 接觸氧化法是目前應用較廣的處理效率高的生物處理技術。相同情況下,此法的采用可以有效的減少占地,節省能耗。本實踐證明,此類廢水好氧部分采用活性污泥與接觸氧化相結合的方法效果遠強于單純的好氧處理方法。 (5)二沉池出水后設有一砂濾池,主要用于去除二沉池出水中可能含有的過高的懸浮物。 結論: 經過我司對加藥過程的改造使得廢水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成本也沒有增加,實現了互惠互利,雙贏的局面。
案例二、 該廠以絲光和梭織廢水為主, 絲光是將織物在氫氧化鈉濃溶液中進行處理,以提高纖維的張力強度,增加纖維的表面光澤,降低織物的潛在收縮率和提高對染料的親和力。絲光廢水一般經蒸發濃縮后回收,由末端排出的少量絲光廢水堿性較強。
水質水量: 針織水約5000m3/天 梭織廢水約2500 m3/天 絲光廢水約500 m3/天
(二)貴公司目前的處理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倌壳笆褂盟巹毫蛩醽嗚F、石灰、硫酸鋁、聚丙、硫酸 ②處理后的出水:排放指標COD等很不穩定,時高時低。生化系統效率低。處理后污泥量很大,約70噸/天, (三)目前貴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說明:由于廢水使用硫酸亞鐵、石灰等化工材料,這些材料所產生的污泥量相當大,很多企業錯誤的認為,這些材料的成本低,但對于整個系統的使用及廢水的水質、水性等沒有完全考慮,由于石灰產泥量是一般同等性質化工材料的兩倍以上,長時間使用水量較小時影響不大,但當水量增大時,污泥的處理問題將非常嚴重,其綜合成本遠遠高于其它藥劑所使用的成本。另外,由于亞鐵接觸空氣有氧化絮凝等作用,在水處理中,可做為一種優質的絮凝劑使用,但用量不可過多,過多會造成污泥膨脹,致使污泥量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后序的污泥量。亞鐵在空氣中與氧氣氧化反應后新產生的2+鐵離子,對厭氧菌、好氧菌有抑致作用,致使厭氧細菌和好氧細菌活性不強,降低生化效果。由于大量地使用硫酸亞鐵、石灰這些化工材料所產生的污泥量大,致使大量污泥進入生化系統,給生化系統造成強負荷、高壓力。并且大大降低生化效果,減少系統使用壽命。無形中增大系統維護費用。 五)我司技術人員通過多次污水采樣試驗及對現場設備的實際了解,制定如下建議: (1)對當前所使用藥劑更改為如下藥劑: 、倭蛩醽嗚F ②COD降解劑 ③聚丙烯酰胺 ④聚合氯化鋁 (2)藥劑的作用: 1、硫酸亞鐵:添加硫酸亞鐵進行脫硫、脫色。 2、COD絮凝降解劑:是我司研制的一種新型水處理材料,因其對高濃度有機印染廢水,在脫色、調節PH、絮凝沉淀、降解COD等方面與其它藥劑相比有明顯優勢。COD降解劑屬于無機物,產生污泥量很少,只是將污水中有機物、絮凝降解沉淀,所產生的污泥只是原有污水中所含的有機物成份,并且減小了后續生化系統的負荷,提高了厭氧、好氧的生化效果,從而保證了生化系統持續穩定的正常運作;贑OD降解劑PH值低,可直接替代硫酸,從而使工作現場不用硫酸,保證了現場操作安全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3、聚丙烯酰胺:加速沉淀,使污泥與水達到分離脫離效果。 4、聚合氯化鋁:利用聚合氯化鋁的分子架橋作用,深度去除污水的有機物、色度,從而保證生化處理系統進水的穩定性,并且,聚合氯化鋁有進一步的降解COD等作用,進而降低了處理負荷,提高后續的生化處理效率。 (3)、我司根據貴司現場設備實際情況特做如下處理工藝:

小結: 此新工藝及藥劑配合后的優點:①污泥量將大大減少約50%以上,②減少操作人員,③出水水質COD、SS、色度穩定達標,④生化系統的負荷低,從而達到系統的良性運作,減少后續系統的維護費用。
 |